最近一段時間,我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上,妨礙行車安全的行為不斷出現。比如,在超車道上停車修車、邊刷微信邊開車、錯過匝道口倒車返回、低速行駛我行我素……也許當事人沒有感覺到危險,但旁觀者無不為其捏了一把冷汗。
這些“任性”行為屢屢出現,除了駕駛員本身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外,還與他們缺乏高速行車相關知識或者對法律法規一知半解有關,而這些常識性錯誤帶來的極有可能是致命的傷害。
超車道上修車 誰見了都怕
5月25日中午,在G15沈海高速上,有一輛工程車因車底部傳動軸螺絲松動,在超車道上拋錨了。
車輛無法移動時,按照正常流程,駕駛員應當在其后方做好示警措施,然后撤離至安全區域報警求助,等候救援。但這位駕駛員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高速公路行車安全,而是拖車費用會不會要自己掏腰包?在電話請示老板后,他便在原地等待修理車到來。在車后幾十米處草草放了一個三角警示牌后,他就篤悠悠坐在車里了,全然不顧后方紛紛避讓的車輛。
沒過多久,一輛裝滿各種修理工具的面包車到達現場展開“救援”。“修理車”駕駛員也知道高速上修車的危險性,于是就自作聰明地將車輛停在了故障車的前方。然后,他倆就鉆進車底開始鼓搗起來了……
這一過程持續了十幾分鐘,直至高速交警巡邏到此,發現并予以制止。最終,因在車輛發生故障又難以移動時、不按規定在車輛后方設置警告標志,工程車駕駛員被處以記3分、罰款200元的處罰;因在非緊急情況下、在高速行車道上停車的行為,面包車司機被處以記6分、罰款200元的處罰。
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新聞,也許會不屑一顧,認為這樣“為所欲為”的駕駛員只是特例。但事實上,這樣的人還真不少。